彩天下

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综述∣“进博会与民间外交创新”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
朱云杰 2020-12-09

2020年126日,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进博会与民间外交创新”研讨会。来自上海市友协、上海市委外宣办、上海市委网信办、安徽省外办等部门的领导,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辉瑞、欧莱雅、武田、《上海日报》、哔哩哔哩等企业和传媒代表参与了本次会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沙海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致辞,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继良作会议总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孔福安作主旨发言。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景莹主持会议。以下综述根据参会嘉宾发言整理而成,以飨读者。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沙海林指出,进博会由中国政府发起,将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主动向全世界开放,欢迎世界各国来搭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便车,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在有些国家搞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凌主义的情况下,中国主动开放市场,意义十分巨大。进博会也为民间外交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民间外交作为对官方外交的积极补充,往往能起到独特作用,而民间外交的发展要做到“利、情、义”的有机结合。“利”是大家走到一起的动力,进博会就是互利共赢的舞台;“情”要建立在文化认识的基础上,各国民众相处要有情、要讲情;“义”是要帮助外国友人了解现在发展中的中国,尊重客观事实。为此,应从内容、主体、载体、传播四个方面创新民间外交。传播过程中要注重“四个说话”,即用事实说话、用历史说话、用实践说话、用比较说话。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围绕“一个认识、两个读懂”,为民间外交创新校准靶向。民间外交的“一个认识”即不断深化我们对民间外交内外形势的认识,认清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和世界发展的新格局。“两个读懂”是指不仅要让世界读懂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认识到中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还要让国人读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把握机遇服务大局。民间外交工作的创新要做到准确识变、从容应变,为我们新阶段的发展任务营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第一个议程围绕“第三届进博会中的民间外交元素”展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于宏源主持会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孔福安、辉瑞生物制药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钱云、武田(中国)副总裁张敏、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企业传播与公共事务总监陈佳昕作了主题发言。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孔福安首先谈到了对进博会的认识,进博会是人类开放史和贸易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我们党和国家面对新时代作出的了不起的决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间交流平台。各国企业、商会、协会、民间组织和地方政府、媒体机构、专家学者等都以进博会为平台交流思想、理念,因此进博会平台具有独一无二性。进博会是世界了解中国人民,了解中国消费者的窗口,也是中国人民了解世界产品、世界企业、各国创新的平台。本次进博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举行,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办得安全、精彩和富有成效。第三届进博会已经向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辉瑞生物制药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钱云表示,辉瑞集团在31年前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了这片土地。作为第三届进博会参展商联盟理事成员单位和公共卫生专委会副会长单位,辉瑞志在为进博会与民间外交创新作出贡献。

武田(中国)副总裁张敏分享了武田制药在民间外交方面独特的领悟和体会。作为一家百年老店,本届进博会上,武田制药除了带来五个全球首创产品之外,更加注重文化和理念的传达与交融。武田制药的展馆采用千纸鹤设计的形态,既传达了中日合作友好的夙愿,又体现了全人类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挂满千纸鹤的树更像是生命之树、许愿之树。

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企业传播与公共事务总监陈佳昕通过“不一样的美,一样的美好”主题来阐述欧莱雅与进博会和民间外交的美美与共。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创新始终是欧莱雅的基因。从上世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欧莱雅将自身战略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相结合,将自身的产品作为民间外交的品牌。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所助理研究员朱云杰就当前全球疫情发展形势背景下的疫苗分配和疫苗信任提出相关问题,企业作为民间外交主力军,需要作出及时调整、制定应对策略。 

 在点评环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所副所长王瑞彬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分别发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所副所长王瑞彬表示,国内与国际变局相互交织,很多动荡的不确定因素相继涌现。企业在这一形势下要为改善外部对华认知,加深民相亲、心相通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还要看到,外部世界的诸多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加以利用,中美经贸关系即使在最困难的阶段,美国的州和地方层面以及广大的美国民众依然愿与中国保持合作,而民间外交正是搭建了这样一座桥梁。进博会已经举办三届,我们要争取办成可持续的永久性展会,并能保留真正的世界性资产。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总结了“三新两局一目标”,并指出政府外交的两个新变化即“内宣外部化,内政国际化”。在目前“西强东弱”的大背景下,我们既要融入到国际化进程,又要坚持文化自信的大前提,跟随市场化的大趋势。民间外交有其市场化的方式,民间外交的资源配置要用市场化的方式去解决。同时要做到透明化和持续化,进博会不但做实了经贸的“压舱石”,还成为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试金石”。

第二个议程围绕“进博会民间外交的传播平台和载体创新”展开,上海市友协办公室主任黄品芳主持会议,上海市委外宣办事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钱斐,上海市委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处处长李雪林,《上海日报》副总编辑沈科,哔哩哔哩公共事务总监朱承铭,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李本乾,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舆情中心主任郭可作了发言。

上海市委外宣办事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钱斐以“开拓彩天下的外宣功能•推广上海城市外交”为主题,从在进博会彩天下的工作体验出发,分享了对民间外交方面实践的真切感悟。为了借助进博会的契机开拓彩天下外宣功能并推广上海城市形象,进博会内设彩天下,通过为记者提供全方面服务,与进博局新闻处合作,以民间外交理念更好地校准工作,打造更有磁力的进博会舆论场,传播更美好的中国发展路径和上海城市形象。

上海市委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处处长李雪林指出,身处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中,想让主流声音到达更多受众,应尽量覆盖更多平台。按照市委、市委宣传部的部署,市委网信办传播处主要调动网络资源,集聚网络力量,用好上海媒体融合改革成果,推进进博会网上主题宣传,实时放大进博会带动和溢出效应,积极展现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形象。结合此次进博会的网上传播工作,李处长分享了三点感悟。一是强化融合传播,打造话题和专题。二是结合新技术、新手段,创新丰富新媒体语态。三是加强互动推广,释放国际舆论场正面效应。

《上海日报》副总编辑沈科选取进博会的三个案例,带来他对民间外交的创新性思考。以海外社交媒体为矩阵,向全球受众直播进博会展区,直接触达外籍受众并积极互动,使《上海日报》成为相互交流的桥梁纽带,从而提高了对外传播的效率和能级。进博会志愿者“小叶子”群体带来了情感交流和营造上海故事,有利于引导国外公众与中国社会共鸣。

哔哩哔哩公共事务总监朱承铭认为新媒体在开展民间外交方面大有可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体,从而为中国形象、上海形象的建设添砖加瓦。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李本乾针对上述发言,对大家的观点进行了归纳点评。他认为,当前以美国为主的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外交的消极报道是难以改变的事实。因而通过民间外交讲好中国故事,不失为一个好选择。进博会上的民间外交实践具有多重价值。在进博会中,利用大事、具体的故事讲中国故事,完整地报道中国故事,利用新媒体技术产出有生命力的IP从而深入人心,都为中国的民间外交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新的希望。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舆情中心主任郭可对大家的发言做了整体概括。第一点,民间外交需要全方面生态型推进,既需要政府引领,国有作为主渠道,也需要民间媒体配合进行整体性、生态型推进。发挥各自所长,直指民间外交的最终目标。并且上海做民间外交,具有人性化的优势,这正是上海做对外传播的最大优势。第二点是进博会的定位和功能。历经三年,进博会成为了国家重大事件,在国家话语传播模式上发生了重大作用,如今已不仅是贸易会,还是国家话语传播平台。

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继良,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景莹对本次会议作总结发言,认为此次会议起点高、组合佳、观点鲜活,确立了进博会期间民间外交的利益和高度,融合了政府、智库专家、企业和媒体观点,进行了深度交流。

何继良董事长指出,民间外交任重道远,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需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加强民间外交建设。进博会平台是民间外交交流的重要舞台,因此如何用好这个进博会平台值得进一步去思考和研究。另外,网络传播的作用应得到更加充分的重视。

景莹副会长指出,作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第一家民间外交研究基地的年度收官会,此次会议意义非凡,上海友协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建了上海民间外交研究基地,基地以学术和政策研究为基础,开展文献研究、访谈调研和会议论坛等活动,通过汇聚国内民间外交研究和实践力量,不断为决策服务,形成民间外交领域研究中心、民间外交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中心。在上海友协会同上研院举办的十余场民间外交主题的研讨会中,都有来自政府部门、高校智库以及企业各界的广泛参与,会议的丰硕成果也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肯定。

展望未来,民间外交仍然任重道远。当前形势错综复杂,站在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中,如何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如何让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如何把传播、交流、合作的工作做好,是每一位学者、企业家、媒体的责任。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应当抓住机遇,使得中国声音更加响亮,上海城市更靓丽,希望各界合力向前。




文献来源:上海国研院公众号,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