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天下

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作者及其成果
王玉柱 周亦奇
上海探索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建设
王玉柱 周亦奇 2020-10-26

        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是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内外市场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发挥上海改革能级和使命的重要契机。开放枢纽门户功能作为一种深度制度型开放发展战略,是新时期上海发挥改革开放功能的系统性改革战略,旨在通过降低要素流通的制度壁垒,促进国内国际生产要素的互融互补,通过要素组合优化,激发经济体系的高质量增长潜能。从“桥头堡”功能升级版、制度型开放和高端生产要素流动角度理解其政策内涵,有助于推动政策设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


        上海发展能级所对应的改革使命

        对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体现上海发展能级所对应的改革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的每一轮改革都需要特定改革能级的城市承担相应改革职能。不同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差异化的改革承载功能。比如,深圳特区的设立和浦东开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波;2008 年金融危机后,应对世界投资和贸易格局变革,国内18 个自贸区的相继设立是中国深度开放的第二波;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的提出体现当前阶段开放政策设计的新需求。探索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的制度设计是新时期上海承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改革使命。当前背景下,需有效发挥上海对外开放的历史底蕴功能,打破与重点国家的开放合作僵局。

        当前,需要从国际形势变革和外部压力维度理解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的政策内涵。后疫情时代,一些发达国家采取的技术和市场保护主义正推动全球经济朝向市场割裂和区域保护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西方一些国家在技术和贸易领域对华采取的防御性政策,使得中国高质量发展所依赖的先进生产要素流入渠道受阻。当前,使上海发挥其独有的经济资源、政策禀赋和地理区位优势,打破既有开放格局发展困境,是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建设的重要出发点。上海拥有深厚的对外交往历史和文化底蕴,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诸多关键性历史时刻,发挥了特殊的对外政治经济交往功能。

        比如,中美建交前夕,尼克松访华与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签署见证了上海在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发挥的重要桥接功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官方交流一度中断,上海在中美、中日交流领域再次发挥建设性角色,对延续改革进程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促进国内国际要素市场一体化

        当前,上海提出要成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双循环战略链接”。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之间的要素循环机制促进国内国际要素市场一体化。一般情况下,市场分割形成的要素流通壁垒会导致先进生产要素的增长潜能难以在既有市场环境下得以有效激发。对世界市场甚至国内区域市场而言,制度壁垒导致的市场分割和对要素流动的阻碍影响要素组合优化的现象普遍存在。

        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政策设计的直接目标在于创造国际新型和高端生产要素流入的渠道和创新机制。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是世界高端生产要素流动格局调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高端生产要素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不再成为世界经济常态化发展特征。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建设的重要立足点在于通过进一步畅通先进生产要素流入渠道,提升高端生产要素流入的吸引力和汇聚力,上海需要创造与开放枢纽制度建设相应的制度环境,比如,适宜创新研发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化的市场环境、适宜国际企业家创业和居住的社会和生态环境等。


        既有制度型开放功能设计的政策升级

        需要从开放政策延续性和改革的系统性角度思考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的政策定位。开放枢纽门户建设是针对既有制度型开放功能设计的政策升级,是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新使命,是应对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新改革举措。开放枢纽门户建设是针对既有制度型开放功能设计的升级版,是服务上海“五大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的新机制。

        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建设是发挥新时代发展引领角色的系统性改革工程。需要在延续“桥头堡”战略设定的六大专项行动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相关功能建设。疫情危机暴露了上海开放型经济发展固有的结构性问题。上海需要依托新的开放渠道和机制建设,通过优质资源的引入和与国际市场的互融互通,提升上海在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领域的产业体系复合度和核心竞争优势。此外,随着各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区域同质化竞争激烈,资源集聚能力的相对下滑对其继续发挥改革引领和高质量发展辐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制度设计的另一重要功能在于继续打造上海在开放经济领域的改革高地。


文献来源: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