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天下

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四十不惑”的中美关系如何才能保持韧性
陈东晓 2019-07-04

   7月3日上午,由上海市外事办等单位主办的《跨越太平洋的交流与合作——上海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图片展在上海档案馆开幕。作为主办方之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院长,陈东晓以嘉宾身份出席仪式,并接受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的专访。以下为报道全文。

   "图片展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海与美国交流史中的许多第一次:中美通航后经停两地的首航班机和邮轮;首次赠送给美方的一张新中国股票;第一次医学交流和跨国文艺演出……"陈东晓说,无数个第一次都是在中美关系的波澜起伏中开创出来的。在新时代背景下,在中美关系遇到阻力的情况下,更需要开创性思维,换一换脑筋,为中美相处找到新的平衡点。

看清大势才能保持韧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都说“四十不惑”,中美如何能真正做到“不惑”?

陈东晓

   最关键的是三点。第一,要登高望远,看清大势。中美关系历经风云变幻,凡是双方决策者能看清国际局势发展的大势,就能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就像当年建交时,双方都看到大的历史背景——既有应对共同地缘战略对手的需要,又有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内政治转向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需要。现阶段中美关系的构建,仍要着眼于大势。

   现在的大势是什么?就是中美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彼此相互依赖,利益高度融合。而且,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日益脆弱的国际体系之内。如何保持国际体系的稳定,增加它的韧性,应对内外部冲击破坏,是双方的共同挑战。

   第二,要抓住机遇。不要被中美的困难、分歧遮住视线。中美关系每次取得重大进展,都在于决策层善于抓住中美关系发展势头。例如,“9·11”事件之后,中美抓住机遇,就共同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加强合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们再次抓住机遇,加强在国际金融、贸易体系中的合作……

   眼下,尽管中美关系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但大的历史性机遇仍然存在,那就是两国都面临全球性的、跨国性的挑战和威胁。诸多全球治理问题,例如气候变化、科技发展对于全球产业的冲击、虚拟货币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等等,都不是一家能解决的,需要中美等各国携手应对。

   第三,建设性管控分歧。这是中美“四十不惑”的宝贵经验。中美有不少差异——结构性的、利益上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上的,也有发展之后心态调适上的差异。如果把这些差异人为放大又不进行很好的管控,就会影响中美关系大局。建设性管控分歧,能够使中美关系保持韧性,经受内部政治变化的考验。这非常重要,挑战也比较大。

老套路难解新问题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的美国和中国,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能否携手对全球治理做出贡献?应当做出怎样的贡献?

陈东晓

   “修昔底德陷阱”是基于零和博弈现实基础上,根据历史经验总结出的所谓“规律”。但毕竟时代发生了变化。如今的新时代,和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说法的那个时代,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现在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情况。国与国之间经济、安全利益高度融合,也是过去无法比拟的。

   我认为,简单地说大国兴衰是你输我赢,太过简单。虽然不能说是伪命题,但这种见解显然没看到国际关系中很多实质性的变化。恰恰是这些新变化,影响和改变了国与国交往的现实。对领导人和战略家而言,如果仍然仅仅从传统权力的视角看待大国关系,太过传统,也有失偏颇。这就是为什么新世纪要“换脑筋”——如果回到几个世纪前的老套路,难以解决当代问题。

   中美应该能够携手对全球治理做出贡献。就像刚才说的,我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又身处脆弱的国际体系下。零和博弈只会造成这个体系进一步分裂,不利于各国根本利益。中美都应当认识到这一点。我认为,首先,双方可以共同制定新规则,管理好数字经济时代新生事物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冲击。第二,双方作为经济、科技大国,处理好国家安全与正常经贸关系之间的平衡。以过度强调国家安全为借口,阻挠正常的经贸科技合作,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损害全人类共同利益。第三,制定规则,防止单方面将贸易金融活动“武器化”。这种滥用只会破坏人们对全球统一金融市场、国际秩序稳定的信心。

沟通机制应重新激活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在G20大阪峰会期间,习主席与特朗普会晤,表示要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延续了去年年底“习特会”上对两国关系的表述。您对此如何展望?

陈东晓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美方对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过去是“接触加防范”两手,现在则把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者”。中美关系总体上处于不稳定、不确定阶段,短期内恐怕无法扭转。

   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就是希望和美方一起先把双边关系稳住,同时加强双方在许多问题上的协调力度。因为目前美方比较多地突出中美利益冲突和不可调和性,采取对抗性方式,甚至说要“脱钩”。这不能真正解决困难和分歧。所以加强协调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加强协调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在利益方面加强协调,既要照顾各自利益,也要做必要的妥协,找到新的平衡点。我们从图片展可以得出结论:中美经贸关系实现了互利共赢。但美国有些人却感到“吃亏”。事实上,是美国自身体制问题,譬如政治极化、党争不断,特别是分配制度、职业教育培训等问题,加剧了美国国内收入差距拉大,中产阶级收入停滞甚至下降。但美国一些人一味将责任甩锅给中国,指责中国伤害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利益,有意忽视中美之间互利的事实和未来合作潜力。所以要继续做美方工作,强调“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另一个需要加强协调的是,中美沟通机制应当重新激活、强化。特朗普政府有意让这些机制停摆,使它们处于不活跃状态。然而它们对中美增信释疑非常重要,否则“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不能让美方的一些人拖延、阻碍双方的沟通。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怎么看元首外交的引领作用?

陈东晓

    中美关系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元首的定向把舵无疑非常关键,这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当前中美工作层面交流机制不顺畅,因此领导人的相互致电、在双边多边场合的交流,更具有特殊意义。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美国政府的构成有点矛盾,使峰会外交效应递减。理论上,国家元首的信用很重要,如果其承诺无法落实,我们怎么相信你?在对华政策中,不是特朗普一人说了算,鹰派人物占了主导。另外,美国许多高级官员没到位,内部协调很差,就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总之,元首外交至关重要,但也绝不要以为特朗普设定议程后,意图就会被抓紧落实。

中美关系也是社会交往关系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40年间,民间外交对于促进中美关系在正常轨道运行,起到什么作用?

陈东晓

   民间外交十分重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间合作事关人与人交往,是基础性工作。我一直认为,中美关系不仅是“G to G”(政府对政府)关系,也是一种社会交往关系。两国社会交往越深入,双边关系越能经受住领导人更替等政治因素的变化。

  G20大阪峰会期间的“习特会”上,习主席提到“乒乓外交”。当年正是这一人文合作,令美国人认识到,原来中国共产党政权领导下的人民,不是“青面獠牙”。他们之所以有成见,就是因为不了解中国。现在,更多中国人有机会去美国旅游、留学,他们了解的美国和我们过去了解的美国又不一样。所以这一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但中美人文交流也遇到阻力,美国对华强硬派有意设置更高门槛。他们主张“脱钩”,抱怨“吃亏”,这并不符合事实。从美国民调来看,美国国内政治大环境确实影响一部分美国人的对华认识,但这种影响绝没大到足以使他们认为应“与中国对抗”的程度。

   而且,我们与美国人民交流时,能看到工商界人士非常关注对华关系。更多美国人仍然能认清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希望双方进一步加深理解。就像你刚才看展览时听到的,我们与美国驻沪总领事谭森谈到,目前美国有38个州的州长访问过上海,但双方觉得还不够,都说应该推动其他州的州长访问上海,做到“全覆盖”……越是在政治关系不顺的形势下,越要不断加强、推动民间交流。

上海越开放越能助推中美合作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上海是《上海公报》签署地,上海与美国的交往,印证了中美关系40年发展历程。接下来上海还可在中美交往中做出什么贡献?

陈东晓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现在又承担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上海改革开放的成果本身,对于不少美国人对华的错误和片面认识,就是有力的反证。改革开放的成果越大,上海越能为中美关系发展起到作用。

   上海又是一个在金融、服务、货物贸易、港口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进一步开放将为美国提供更大市场,为两国带来更多合作机遇。

   上海长期以来还是中美人文交往重镇,除了与美国旧金山、休斯敦、芝加哥建立友城关系,也与美国许多其他城市有频繁往来。上海凭借电影、旅游、智库等多方面的深厚人文资源,连接起与美国的人文合作纽带。

   上海的开埠、发展、繁荣,某种程度上与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崛起历程,以及美国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有相似之处。这也为上海与美国各地交往交流提供了某种天然的亲近感。上海应该继续发挥优势特长,为中美交往发挥桥梁作用。


文献来源:上观新闻,7月4日